歐洲各國吸引世界人民眼球的不僅僅是足球,還有這些年來涌現的越來越多的生物產業。下面為大家整理生物制藥產業名列前十的國家。
3月6日,美國FDA批準了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生物類似藥Zarxio。。Zarxio由瑞士諾華的子公司研發,在2009年被歐洲當局批準,當時的名字還是Zarzio。從2006年到2015年3月10日,歐洲總共授權了19種生物類似藥。
歐洲的生物技術發展迅猛,許多小的國家全國都是生命科學發展孕育的港灣,而不像美國按片區分別聚集著生物技術公司、醫藥公司、大學和研究機構等等,可以說歐洲許多國家的生物技術發展是一股全民熱衷的浪潮。由于數據信息的收集和評判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們選取了一些引人矚目的生物科技公司或者園區,根據它們的發展狀況評選出了生物制藥產業的十大強國。
10.愛爾蘭
愛爾蘭生物專利有6項,位列第14名;歐盟研究資助專項86項,位列第13名;2013年吸引的風險投資總額10,300萬美元,位列第7名,有120個生物企業,位列第7名。根據國際開發協會IDA 愛爾蘭分部的報道,愛爾蘭生物制藥企業擁有員工數近50,000名。
但是一提到愛爾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數字是12.5%——公司稅率最低的西方國之一,所以就不難理解這里為什么吸引了眾多生物企業的聚集,有來自美國的,也有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
在歐洲以及美國的壓力之下,到2020年愛爾蘭將淘汰現在的“雙愛爾蘭”避稅結構。但是,愛爾蘭依然受眾多生物企業的青睞。上個月,Horizon公司將總部設立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三年內將增加60個職位。百時美施貴寶11月的時候也透露消息將在都柏林的一個縣成立新工廠,這至少能增加至少400個職位。
9.瑞典
瑞典擁有數目眾多的專注于生物科技的公司,1500個醫藥公司中有136個生物公司,歐盟研究資助專項211項。生物科技公司雇員多達30,000位。2014年瑞典專利有30個,跌到了第9名;2013年風險投資1,600萬美元,僅位列第13名。所以說瑞典公司缺錢。
位于哥德堡的Cortendo公司十月份開發出了一款治療罕見內分泌紊亂疾病的藥物后融資3700萬美元,上個月又完成了一筆2600萬的私募資金。總部位于斯德哥爾摩的NeuroVive在亞洲成立了分公司,在IPO之前就吸引臺灣投資人注入325萬美元。瑞典不僅有世界排名靠前的醫藥巨頭如阿斯利康和法瑪西亞(被輝瑞收購),還有現代化的研究基地,比如卡羅林斯卡學院、蘭德大學、烏普薩拉大學和哥德堡大學。 卡羅林斯卡學院和蘭德大學聯合成立了一家生物制藥公司,發現了一種生長因子能夠刺激多巴胺的釋放,從而改善帕金森疾病的康復幾率。
8.丹麥
丹麥2013年風險投資總額13,500萬美元,名列第5;專利67項,名列第6;歐盟研究資助專項151項,生物科技公司88家,均名列第10。根據外交部的統計,生物醫藥行業雇員40,000名。
丹麥的醫藥研發公司或機構一直倍受矚目,Bavarian公司開發的前列腺癌疫苗Prostvac正處于三期臨床階段,賣給百時美施貴寶,售價9億多。Prostvac用于無癥狀的或僅有輕微癥狀的發生轉移的且不能手術切割的前列腺癌患者。3月7日,諾和諾德在第97屆內分泌學會年會上發布了Saxenda的好消息,這是一個降血糖藥物,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頗為理想,已經在去年12月獲得了FDA的支持。(相關閱讀:諾和諾德重磅減肥藥Saxenda獲FDA批準)。從一個農業大國轉變為一個研究型國家,誕生了眾多生物醫藥公司,出現了極具特色的丹麥“醫藥谷”。
7.比利時
比利時一直是歐洲生物醫藥企業發展較好的地區,歐盟研究資助專項228項,位列第7;2014年有45個專利,至少140個生物公司,均位列第七。美中不足的是風險投資較少,6100萬美元,位列第9。2013年,有30,000名雇員。
生物醫藥企業主要集中在這幾個區域——勒芬、梅赫倫、布拉班特、根特。位于根特的ActoGeniX上月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被Intrexon收購,未來可能會誕生新的口腔治療藥物。類似的兼并或收購或合作不勝枚舉。
6.意大利
意大利總共有422家生物公司,名列第4;322項歐盟研究資助專項,2014年專利31項,位列第8;風投2580萬美元,位列第12名;2013年有6626名研發人員。借助于傳統的化學和醫藥產業,衍生出了很多新一代生物科技企業,很多聚集在米蘭。美國的百健艾迪1月份與意大利的一家生物藥企達成了合作意向,共同開發血友病的基因療法。
5.瑞士
瑞士在2014年有94項專利,2013年風投1.7億美元,均位列第三;核心生物企業146家,位列第6;165項歐盟研究資助專項,位列第9。2013年有14,131名雇員。這些數字也反映出瑞士正在從傳統的醫藥行業向新一代的生物科技產業過渡,比如諾華和羅氏都在轉型。瑞士默克關閉了原有的研究中心,成立了新的生物研究部門,Prexton Therapeutics 正在開發代謝性谷氨酸鹽受體的小分子藥物,上月進行了A輪融資。
4.荷蘭
荷蘭獲得的歐盟研究資助專項最多,有328項;2014年專利76項,114家核心生物科技公司,均名列第5;風投略顯遜色,2013年1.4億美元,位列第6;2013年雇員近35,000名。
荷蘭擁有很多生物醫藥界巨頭,比如凱杰、昆泰、DSM。荷蘭本土生物醫藥公司Lead Pharma 上個月與賽諾菲達成合作,共同研發自身免疫疾病的小分子藥物,靶標主要是核受體比如視黃酸相關受體。
3.法國
法國近幾年表現不錯。2014年專利124項,2013年風投1.8億,均位列第2;歐盟研究資助專項438項,核心企業255家,均位列第三;去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有11萬雇員。自去年12月以來,法國的生物企業融資普遍遇到困難——“繁瑣的文件要求、棘手的行政干預和設置繁冗的研究機構”,“審批延遲、研究稅收抵免滯后”,“社會監管部門扶持力度不夠”。
2.英國
英國擁有世界一流的大學,生物科技自然不輸他國。歐盟研究資助專項516項,風投總額4.4億美元,均位列第1;核心生物企業309家,位列第二;2014年專利87項,位列第四;2013年雇員175,761名。英國生物企業多聚集在倫敦、劍橋和牛津組成的三角區域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東英格蘭”。愛丁堡和蘇格蘭也有一些專注于干細胞研究的機構和生物產業。2014年7月份,Illumina 和惠康基金會共同籌資4.7億美元旨在2017年完成10萬人的基因組測序——這將奠定英國在全球癌癥和罕見病遺傳學領域的王牌地位。
1.德國
德國在專利、核心生物企業數量方面均位列第一;吸引的資金總額屈居第二。位于萊茵河北岸的威斯特法利亞和巴伐利亞州是兩個生物企業活躍的地區。一半的生物公司都位于這兩個地方,著名的拜耳總部就在威斯特法利亞。唯一的缺點是德國風投領域的稅務條例不是很有利。